“我從事兒科臨床已經多年,孩子是父母心頭的一塊肉,他們把心頭肉交給我們,是相信我們,如果我們馬馬虎虎,敷衍塞責,豈不負孩子和他們的家長!”——高鏡朗
“做兒科醫生是最幸福的。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做好兒童保健工作是關系到國家昌盛,民族興旺的大事”——郭迪
“我只是在平平淡淡做學問、平平淡淡做醫生、平平淡淡教學生。” ——陸漢明
一場關于“新華初心”和“新華使命”的討論就此拉開帷幕,我院院長孫錕、黨委書記唐國瑤帶領著近300多名“新的家庭成員”,共同聆聽和追尋“新華創業者的初心”,共同分享和感悟“新華創業者”那份感人的平平淡淡,共同探索和凝練新華人新時代的精神和使命。
這段前輩創業的心路歷程,這份感人的平平淡淡,以我院黨務黨支部書記、倫理辦公室負責人施敏的“我與新華的不解之緣”為引,翻開一張張泛黃的老照片,走進一位位平淡和感人的“新華創業者”,昔日一大批深受西方醫學教育濡染、極具影響力的醫學大家,響應國家號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赤子之心和獻身祖國醫療衛生事業的報國之情穿過歷史的長河,再次浮現在我們眼前,讓在座每位新華的“新鮮血液”感慨不已。
黨委書記唐國瑤教授強調這是歷史積淀下來的情懷,更是新華人的五種精神,即:攻堅克難,敢于擔當的創業精神;德為人先,學為人師的育人精神;勇于突破,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職業精神;銳氣藏胸,淡泊名利的奉獻精神。并以“博學而后成醫、厚德而后為醫、謹慎而后行醫”與各位青年新職工共勉,希望大家傳承新華人的這五種精神,始終牢記:新華的初心,愛民為民,篤信而立;新華的使命,守護健康,篤信而行。站在建院60周年的新起點上,新華醫院將朝著打造成一所立足上海、輻射全國,在國際上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泛長三角區域醫學中心的目標堅定前行。作為新華的新成員,是新華精神的傳承者,是新華品牌的打造者,要積極投身于醫院正在擦亮的新華品牌:創業品牌、服務品牌、學科品牌、人才品牌,用自己年輕的汗水和智慧,擦亮新華的每一個品牌。
院長孫錕教授以自身的成長經歷與新職工分享“如何做一名好醫生”。醫者的責任擔當必須有責任重于泰山的意識,治病救人應盡心竭力、善始善終、善作善成,要有一種感同身受的體貼,一份寬容善良的理解,一顆誠懇專注的耐心,方能承受患者生命之重;勤奮是基石,而成熟需要磨練、積累、思索、總結。耐下心來,深入研究,持之以恒,積沙成塔,方成大器。
“鴻鵠初行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不負韶華”。為幫助新職工更好地熟悉醫院,盡快融入新華大家庭,2018年于7月23日新職工在科教樓報告廳聆聽“學長”的真心話,接受了一場真實、走心的培訓課程。
據悉,正式培訓前,院長孫錕、黨委書記唐國瑤帶領醫院黨政領導班子成員集體亮相與新職工見面,對加入新華大家庭的新成員表示熱切的歡迎。兩天的集中培訓醫務部、門急診部、人力資源部、科研部、紀檢辦公室(監察室)、武裝保衛部等職能部門負責人向300余名新職工進行了培訓。
新職工崗前培訓是醫院以新職工為對象的一種集中教育,是醫院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工作,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不可或缺的環節和重要途徑。我院新職工崗前培訓在實踐中完善、在完善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醫學,是科學,更是人學”、“要成良醫,必修人文”。打破傳統授課的模式,通過名醫大家的人文教育,引入大討論的形式進行互動交流,為新員工介紹新華人的奮斗歷程、新華的精神、新華的文化以及新華的未來,讓新職工不僅知道新華醫院,了解新華醫院,理解新華醫院、更是融入新華醫院,明確職業發展方向,把新華當做自己的家,把自己當做家人,找到歸屬感和使命感,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飽滿的學習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在新華開啟新的征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載著激情和夢想與新華共同揚帆遠行。
通訊員:陸彩鳳、陸秉